close
慎入!!!



美國專家解讀面孔 左臉更接近真實內心

2006年05月31日15:54

美國教授發現人格對外貌形成發生作用———

  中國有兩句傳統的諺語:“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知人知面不知心”,意思是僅從外貌和長相是不能真正了解一個人的。但是,最近出版的一本名為《解讀面孔》的心理學譯作卻顛覆了人們這一傳統觀念。

  《解讀面孔》是美國心理學家利奧波德·貝拉克博士和其助手薩姆·辛克萊爾·貝克在將近30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完成的。書中從解剖學、行為科學和心理學的角度闡述了人的行為、心理和社會經歷等因素是如何對人的面部表情產生影響,說明人的性格、人格因素對外貌形成發生作用,並從面部表情中反映出來的原理。書中介紹了一套解讀面孔的方法———劃區解讀法,著重介紹了如何運用劃區法來解讀面孔上的跡象,達到洞察內心的目的。


人的面孔是一張能夠解讀的地圖

  人的表情是由皮下微小的肌肉活動決定的。事實上,正是做出面部表情的那些肌肉對上面的皮膚和下面的骨骼習慣性地牽拉作用,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面部特征。面孔的外形是對一個特定的人所特有的氣質、情緒和態度的一份永久的記錄———反映一個人最常見的情緒狀態。一個人最基本的內心情感或習慣性態度,例如懷疑或情緒衝動,自信或缺乏自尊,悲觀厭世或樂觀豁達,愛戀或仇恨,往往能“凝固”肌肉。這些習慣性的狀態會變成泄露內情的標記,使面孔成為一張立體地圖,幫你認識一個人的真實性格。

  “剛剛出生的孩子是沒有社會經歷的,他們在保持先天基因的情況之下,面孔中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而隨著他們不斷成長,比如社會交往和與人交流逐漸增多,許多習慣動作———包括姿勢、語言和面部表情等等就會在他們身上留下痕跡,面孔日益表現出性格,不同的生活會在不同人們的臉上顯出相應的留痕。例如,一個人在平時過多地以一種恐懼、睜大著眼的表情來看待世界的話,那麼其眼睛周圍的肌肉將逐步在表皮外留下永久的痕跡。其結果是,即使在毫無驚恐的情況下,此人也會顯露出細微的或明顯的憂懼神態。”這本書的譯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館員蔡曙光說。

  同樣的道理,骨骼也可能成為個人性格的指示物。如果肌肉總是朝著一個方向牽拉時,它就會對與其相連的骨骼產生牽拉作用,從而促進骨骼的生長。

  貝拉克博士正是闡述了人的行為、心理和社會經歷等因素是如何對人的面部表情產生影響的,說明了人的性格、人格因素是如何對面孔在后天的成型和生長過程中發生作用,並從面部表情中反映出來的原理。

  比如著名政治家溫斯頓·丘吉爾。他不同時期的面孔就有很大區別,正如每一張照片所反映的那樣,他基本的人格是隨著時代的不同而變化的。

 

  70歲的丘吉爾:他右區的表情仍然比較緊張,持一種較為明顯的懷疑態度,但又顯得十分痛苦的樣子。

  童年丘吉爾照片:有一種潛在的溫和和逐漸變化的敏銳感,童年時期他就有著反映堅定決心的外表。

  丘吉爾20歲的照片:性格演變成一個處在溫和與敏銳之間的過渡中的人的模樣,這表明他開始嶄露頭角。

  30歲的丘吉爾: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兩眼中露出沮喪,而同面孔的右區較為繃緊的眼睛和嘴相比,左眼較大,顯然更舒展些,這是在他服役期間。


面孔左半部更接近人的真實內心

  貝拉克博士研究發現,人們的左半張臉和右半張臉所反映的信息並不一致,面孔的左右兩個區域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征、心境和態度。如果將一個人的面部照片從中間分開,把面孔的右半部和左半部重新合成新照片,就會發現,大部分人的面孔絕不是對稱的,並在事實上常常存在明顯的不同,更為重要的是,當分離的部分合並成左對左、右對右的兩張照片面孔時,新合成的這些照片會顯示出具有鮮明對照、性格各異特點的兩個人。

  而且,大多數面孔的右半部常常顯出比較愉快、敏感、脆弱或坦率的表情,而左半部常常反映出一個人內心存在的隱晦、嚴厲、冷酷或抑郁等方面的性格。

  左半部可能顯示更基本的氣質。這意味著,如果某人的左半部面孔顯出是活潑的,而右半部卻是冷酷的,那麼此人原先很可能是性格開朗的,也許只是在后來的生活中面對特殊的生活環境和經歷,其面容才逐漸變得冷酷和憤怒起來。

  為什麼這麼分析?心理學研究早已証明,人的右腦更多地是承擔具有像直覺、創造力和接受完整印象的功能,而且與內在的情感和知覺有聯系,是產生人的潛意識的地方﹔而左腦則更多地涉及到邏輯思維,如語言、處理數字和抽象能力等。大腦的右半球對身體的左半部有著更大的影響,大腦的左半球對身體的右半部有著更大的影響。由此可以得出,內在的情緒、比較深層的情感發源於右腦,更容易從面孔的左半部表現出來﹔而那種經過更多控制的或有意識做出的反應,即一種有禮貌的社會面具可能來源於注重現實的左腦,而更多地從面孔的右半部表現出來。



美國專家解讀面孔 左臉更接近人的真實內心 (2)

 ■作者簡介 

   利奧波德·貝拉克 

    美國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教授,同時還擔任紐約大學心理學臨床教授。出版發表了30多部學術專著和200多篇學術論文。 

 薩姆·辛克萊爾·貝克 

    主要致力於家庭、社會生活、醫療保健等方面主題的研究。 


如何解讀一個人的面孔 

    簡明的解讀面孔的技巧───劃區解讀法 


    貝拉克博士通過臨床實驗,總結出一套簡明的解讀面孔的技巧───劃區解讀法,即每次解讀面孔中的某一個部分,包括面孔表皮、肌肉和骨骼的輪廓線,並對此加以分析。一個人最基本的內心情感或習慣性態度(懷疑或情緒沖動,自信或缺乏自尊,悲觀厭世或樂觀豁達,等等)往往能“凝固”肌肉,使其變成經常出現的那種狀態。這些習慣性的狀態就變成泄露內情的標記,從而幫助你認識到一個人的真實的性格。 

    這套解讀面孔的劃區方法分為幾個步驟:在直接解讀人的面孔時,可憑想象把面孔劃分為若干區域﹔在解讀照片時,在照片上輕輕地畫兩條線把面孔分開,或者用一些紙片把面孔劃分成四個基本的區域。“僅僅是注視某人,隻不過要有系統性。”  

    例如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就能夠用劃區法來分析,這樣能夠為解讀她那令人費解的迷人微笑提供一個答案。首先必須盡可能准確地在兩眼中間用垂直線將面孔劃分開。



    其次用手蓋住她的左區,我們會發現她的右眼比左眼略小,“這裡顯出一種令人難以琢磨的微笑,細微的嘲諷甚至是蔑視的神態。”此外,她是右半邊嘴部緊繃繃的,貝拉克博士認為這很可能是抑制情欲的一種表現。而當右區被蓋住時,我們會看到明顯的對比情況:左眼露出憂郁的微笑,嘴的左半部是鬆弛、柔和的。最后用手分別蓋住上區和下區,她突出的下眼皮使她的凝視神態增強,柔弱無力、向后削的下巴與豐滿、圓潤的面頰結合傳達出某種肉欲之情,等等。柔弱的下巴通常與缺乏自制力、不夠堅強和信心不足有關,這體現出一種對異性的魅惑力。 

    因此貝拉克博士得出結論,蒙娜麗莎肯定不像許多人所認為的那樣是一個溫和純潔的女士,而是一個謹慎而具有控制力的、蘊藏著潛在肉欲的、令人感興趣的多重人格的女人。正是由於她人格中相對的兩方面被達·芬奇天才的創造能力捕捉到並且突出地表現出來,才成就了這一幅傳世之作。 

    將解讀整個表情和分別解讀結合起來 

    貝拉克博士提出,除了系統地觀察面孔,整體地解讀整個表情而外,還可以按照水平區域分別解讀五官的每一部分。眼睛常常與欲望聯系在一起,例如瞳孔放大可能意味著興奮﹔眼睛的形狀也與一定的性格類型有關,如“斜視眼”常用來表示某個不能信任和無恥的人。如果有誰鼻子生得大,這說明他愛管別人的閑事﹔就某些人而言,鼻子兩邊有明顯皺痕的特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認為世界是丑惡的思想。可以把嘴部周圍的收縮看成可能是擔心上當受騙、希望抵擋住外界干擾的一種信號﹔繃緊卷曲的嘴唇常常與殘忍或嚴厲、盛氣凌人的性格有關。由睪丸分泌出來的激素睪丸酮對骨骼結構與肌肉具有緊密的聯系,這也會影響到男子下巴的大小,從而表現出他的攻擊性傾向。 


通過解讀面孔改善各種人際關系 

    通過解讀其他人的面孔,你不由自主地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方身上而不是你自己身上。這樣,你就同對方建立了友好關系的基礎,從而雙方之間就能進行交流。學會解讀面孔不但有益於你所接觸的那些人,而且你也會從中獲得很大受益。即使沒有語言交流,通過仔細解讀對方的面孔,你也能有所啟發和感受到樂趣。此外,關心的目光接觸不可避免地會引起活躍的和令人興奮的話題。 

    我們大多數人在自身周圍圍起一道無形的牆,把我們自己與他人隔絕起來,同時別人也如此同我們隔開,這是令人悲哀的,有時是悲慘的。如果你反復做出努力,直至把觀察和解讀你遇到的人的面孔變成你的一種習慣,那麼你不由自主地就突破了你與他們之間的種種障礙。 

    注:本文大部分內容整理自《解讀面孔》一書,譯者蔡曙光對本文有貢獻。



美國專家解讀面孔 左臉更接近人的真實內心 (3)

解讀名人

  瑪麗蓮·夢露的面相




  讓我們來解讀一下電影明星───瑪麗蓮·夢露這富有魅力的面孔。眾所周知,夢露曾度過了一個最艱難的童年,后來的幾次婚姻均都失敗。她終因服用過量藥品而死。她的悲慘的經歷是否記錄在其面孔上呢?

  照相館經過精心化妝和運用燈光技巧拍攝出來的照片反映出的總是一種人為的影像,並不反映被拍攝者的最真實的面孔。夢露這張照片是未經化妝和燈光加工處理過的。

  在面孔中間以垂直畫線把面孔分為左右兩半。她的左區目光內收顯出憂傷、困惑、痛苦的樣子,她看上去顯得十分脆弱和迷茫。

  她的右區在其眼睛周圍帶有微笑的暗示,暴露出可能具有的幽默感。右半邊面孔比左半邊面孔顯得要鎮靜自若些,還有點平和的神態───表情中既不帶有明顯的沮喪也沒有顯出多大的興奮或敏感的跡象。

  在面孔中間按水平方向畫線,先看上區,其眉毛有些奇特,兩條眉毛有非常明顯的銳角───痛苦中兩眉往上挑起顯出一付困惑不解的樣子。一雙眼睛目光內收,陷入沉思,仿佛眼前擋著一塊幕布而使她不去看外面的世界。這種情緒很可能一直是她性格中的組成部分。

  鼻子挺直,繃緊的兩鼻孔意味著努力在自我控制。

  下區,繃緊的兩嘴唇簡直出人意料,因為她在許多影片中扮演的角色其嘴唇看上去都較為柔和、鬆弛,唇膏涂抹過濃───有著特別誘人的性感。

  下巴有點呈方形,其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整容手術使原先稍微后縮的下巴有點突出出來。照片上她的頜部相當有力,這與她在許多影片中下半邊面孔顯出一付溫柔、豐滿的樣子完全不同。

  她那美麗的面部輪廓及骨骼結構具有很大的魅力,這是她具有的特殊天資的一部分,對此,有位導演說,“攝影機就愛對准她”。



美國專家解讀面孔 左臉更接近人的真實內心 (4)

聲音

  傳統“看相算命”與“解讀面孔”有何區別

  聽到“解讀面孔”,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將其與我們平時聽到的“看面相算命”聯系在一起。“看面相”這一方法在我國早已出現,我們常常聽到一些諸如“天庭飽滿”、“獐頭鼠目”、“帶有福相”的說法,一些人也由此來判斷人們的運勢、前途、人格、個性等等。傳統“看面相算命”與心理學“解讀面孔”有什麼區別呢?

  這本書的譯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館員蔡曙光說,《解讀面孔》與我們傳統上所講的看面相不一樣,“最主要的是體系不同,支撐理論不一樣。我們傳統上所說的面相大多是經驗主義的,帶有以偏概全的傾向,流傳至今,已經有一定的迷信成分。而《解讀面孔》以解剖學、心理學、行為學的系統研究成果為支撐的,我本人在讀過原著之后自己實踐過幾次這個方法,對於還不了解的生人,我會在潛意識中就將他們進行劃區,而這樣做之后的第一眼印象一般是會比較正確的。當然我也觀察過熟人,觀察之后得出的結論跟我所了解到的他們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駱正表示,人們平時養成的一些習慣會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從而也會形成習慣性的筆跡、習慣性的動作或者在臉上形成一種習慣性的表情。中國京劇中的臉譜就能很好地說明這一點,例如黑臉、白臉和紅臉就代表著不同性格的人,畫法上也很有講究,眉毛挑得很高的臉譜通常用於性格比較凶悍的角色,顴骨的高低也與人物個性緊密相關。這一方法對普通人的生活經驗還是有一定作用的,“例如在面試、求職時洞察對方的想法和性格會對個人有所幫助”。

  仔細察看埃爾維斯成年時的以及他11歲時的面孔。童年時,他的左眼較大,顯得悲哀的樣子,好像還有點失落和某種渴望。童年時的右眼較小,瞪視的目光表現出對外界某種冷酷無情和好斗的架勢。成年時的右眼,那種難以掩飾的憤怒的挑釁眼神依然沒有變,而左眼的那種悲哀、渴望和創傷則比原來更強烈了。那長長的睫毛增添了一種女性的溫柔,這與右眼的好斗神情形成進一步的明顯對照。

  我對他了解不多,我只是猜測,這位溫柔、悲哀的男子童年時的經歷使他的內心深處受到傷害,使他感到十分脆弱和極易發怒。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脾氣可能變得越來越壞,同時他又竭力掩飾這種情緒。也許他通過音樂表露出他童年時的渴望和悲哀的心情。


※以上轉自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057/442248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Me*李小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